中國會展業,將在世界范圍內實現歷史性突破,將成為世界會展業發展的最重要一極,三大會展城市群、三條會展城市帶和兩個會展城市圈,構成了中國會展經濟的大體框架。
日前,上海會展研究院發布了會展藍皮書——《中外會展業動態評估年度報告》,這是國內外首次對全球會展國力做綜合評估并公開發布。報告在對全球場館50 強、世界商展百強、國際組展商27強進行對比的基礎上,提出了會展國力的四梯度分布,進而對全球范圍內會展業的總體格局和發展趨勢作出了判斷:中國尤其是上海會展業,將在世界范圍內實現歷史性突破,上海將成為無可爭議的國際會展中心城市,中國將成為世界會展業發展的最重要一極,三大會展城市群、三條會展城 市帶和兩個會展城市圈,構成了中國會展經濟的大體框架。
全球會展國力首次發布
報告分析了當前世界會展國力實際分布的 現狀和特點,指出國際會展業正由歐美日澳等發達國家向亞非拉美新興經濟體實現梯度轉移。報告以最具競爭力場館、最大規模商展和最有實力展商三項指標為評估標準,指出全球會展國力競爭的主體客觀上構成了四個梯隊:世界會展超級強國、世界會展強國、世界會展大國和世界會展新興大國。
德國作為世界會展超級強國,在當前全球會展業大格局中“一枝獨秀”,遙遙領先于國際會展其他國家。德國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展館中擁有接近30%的份額,高出第二名 的意大利13個百分點;意大利、法國、英國和美國是傳統的世界會展強國,綜合實力雄厚,在會展產業領域常被列入第二方陣,是當前全球會展業的“中流砥柱”。中國、俄羅斯和泰國的會展業近年來快速崛起,是世界會展業大格局中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
報告認為,作為國際會展業策源地,歐洲組 展企業管理體制成熟,運營經驗豐富,整體規模大實力強,在世界組展收入份額中占據壓倒優勢。2010年歐洲地區擁有年營業額超過1億歐元的國際頂級組展商 多達24家,在全球總量中占比89%。與此同時,亞太、北美地區營業額超過1億歐元的國際頂級組展商僅為3家,占比11%。截止到2012年3月底,UFI(國際展覽聯盟)共有會員586個,其中60%以上為歐洲組展商,30%在亞洲,其余10%落地北美。
作為世界會展超級強 國,德國在國際頂級組展商27強中獨自擁有8家企業,數量占比近30%,營業額占比31.8%。全球營業額最多的十大展覽公司,德國獨占4家。德國組展企 業年營業總額維持在25億-27億歐元的水平,近年來曾兩度達到29億歐元,拉動社會綜合消費約250億美元。其中,法蘭克福展覽公司表現最為突 出,2010年營業額達4.48億歐元,位居世界第3位。
英國擁有的國際頂級組展商數量僅次于德國,達6家之多,占比22.2%;2010年營業額16.8億歐元,占比25.8%。其中,勵展博覽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覽公司,2010年營業額達8.91億歐元,領跑全球,得到國際公認和業界的尊重。
亞太及中東/非洲地區展會近年來繁榮程度呈上升趨勢。其中,亞太地區上升趨勢最明顯,而歐美地區則呈下滑趨勢,歐洲下滑幅度最大。目前,在全球組展企業實力對比大格局中,亞洲地區雖然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但與歐美相比,整體實力有待進一步開發。除了營業額指標,差距還體現在國際化、專業化和品牌化等市場 運作方面。
中國會展經濟大框架初形成
比較研究顯示,中國商展入圍世界百強,2008年為4席,2009年6 席,2010年猛增至14席,2011年保持14席;入圍面積排位由2008年的第六位,攀升到2011年的第三位。2011年世界商展百強花落九國,主 要集中于西歐六國和中、美、俄三國,總展出面積1810.52萬平方米,單展平均面積18.11萬平方米。中國入圍14席,數量排名全球第二;總展出面積 199.7萬平方米,入圍面積排名全球第三;單展平均面積14.26萬平方米,展均排名全球第六。
目前我國會展業已率先在經濟發展水平 較高、基礎設施較完善、第三產業較發達的以北京、上海、廣州為核心的城市群當中快速崛起,逐步形成了以北、上、廣為核心的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個會展城市群。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中部崛起”國家戰略的逐步實施和內陸開放的迅速發展,分別以成都、重慶,大連、沈陽,武漢、鄭州等城市為核心,初步形成了西部、東北、中部三條會展城市帶。此外,以福州、廈門和海口、三亞為內核,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兩個會展城市圈正在浮出水面。以 上三大會展城市群、三條會展城市帶和兩個會展城市圈,構成了中國會展經濟的大體框架。相信再假以時日,經功能嘗試和競合實踐,將逐步形成平等互動、均衡協調、各具特色、梯次發展的中國會展經濟大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對近年來世界商展百強做對比研究,發現全球范圍內商展呈現規模化發展的趨勢。我國商展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在規模擴張的基礎上,加強品牌集聚力,提高國際化程度。相對而言,我國商貿類展會的規模普遍偏小,專業影響力偏弱,缺乏國際競爭優勢。
根據2011世界商展百強數據,按展出總面積排序,我國在全球會展業9個大國中已經位居第三;然而按個展平均面積考查,排名下滑到第6。我們在國際競爭 最激烈的旗艦式特大商展層面,展均面積僅為13.29萬平方米,遠低于歐洲會展強國意大利、法國和德國的21.05萬、20.9萬和19.74萬,低于百強商展平均線18.11萬,甚至低于瑞士、俄羅斯和美國的16萬、15萬和14.3萬。顯然,這不利于我國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在世界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重塑國際經濟與貿易關系。隨著中國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產出和國際貿易第一大國,會展實力開始制約綜合國力的世界競爭。
據統計,我國小型以上的會展場館共有225家,室內展能面積747.75萬平方米,館均面積3.32萬平方米,分布在除臺灣以外的32個省市區。其中,超 大場館16個,大型場館29個,中型場館77個,小型場館103個。就場館數量和室內展覽總面積而言,長三角地區以54個會展場館、181.45萬平方米 的室內展覽面積占據全國第一的地位,環渤海、珠三角、西部、中部、東北依次排列其后。就各大會展經濟區的場館規模而言,仍然是長三角排列第一,珠三角緊隨其后,環渤海、西部、中部、東北、海西、海南依次排列。從2010年八大會展經濟區新增會展場館的數量來看,各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長三角在一年內新增會展場館11家,居于榜首,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勢頭很猛,新增會展(www.cnena.com)場館各10家。
報告發現,我國展覽面積以2萬平方米以下的小型會展場館居多,共有103個。單就場館展能而言,我國會展場館雖數量眾多,總規模似乎已是會展大國,但稱不上會展強國。因為我國許多會展場館規模效益不足,且場館利用率不及會展業發達國家。德國、美國等會展業發達國家,其場館利用率大多可以達到40%以上,而我國會展場館的利用率除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城市能達到40%上下,其他大多數城市的會展場館利用率都在20%左右,全國會展場館的平均利用率不足25%。
報告對比了八大會展經濟區會展基礎設施的分布情況,發現京、滬、穗等中國會展一線城市之間,市場競合正拉開帷幕。作為場館設施最發達、發展經營最成熟的 三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各具特點,憑借其自身良好的產業基礎與地域優勢,正在培育諸多品牌會展場館。中國會展二線城市多表現出功能特征。它們往往通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優勢產業的集中,形成了城市特有的產業功能,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地,而且是商品的交換地,批發貿易發達,形成了會展業較為突出的功能特征。 這類城市主要由制造業重鎮、旅游城市等組成,盡管彼此間差異顯著,但仍體現出共性特征,如青島、寧波、大連、天津、義烏等會展城市。
展商動態更新時間: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