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發布《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3》(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分赋,2013年中國展覽市場總量延續了上升趨勢,增長率超過10%;出展方面,整體情況呈現出縮減趨勢,并且出展市場由歐美向新興國家轉移;展覽市場專業化程度逐步加強。借助這三個特征, 可以總結出2013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的特點。
國內展覽呈現增長
《報告》指出,2013年全國舉辦經貿類展會2363個,比2012年增長15%;展覽總面積約為7015萬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16%,約有一半的展會規模擴大。而在出展方面,全國102家組展單位共赴75個國家實施辦展計劃1492項,比2012年減少2.9%;全年凈展出總面積64.74萬平方米,比2012年減少6.5%;參展企業約4.7萬家,比2012年減少0.4%。
會展業的發展是以市場和產業為根基,市場的形成與產業的發展是促進展覽業的基石。出展呈現減少的情況主要是由于西方國家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金融危機后,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并未恢復到之前水平,這既使國外會展業受到沖擊,也使得國內企業出展遭遇市場“嚴寒”。而另一方面,盡管中國也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但政府救市政策的實施使得國內經濟并未向西方國家那樣受到重創。國內宏觀經濟的持續發展使得國內展覽出現了增長。
出展市場向新興國家轉移
《報告》指出,2013年出境展覽市場由歐美逐漸向新興國家轉移。東南亞、拉丁美洲、中東等都是目前出境展覽的新興市場,具有很大潛力。商務部及一些地方政府都有相關的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到這些新興國家參展。因而面向這些國家及地區的出展呈現多頻次。而對于歐美市場,當地的貿易保護政策使得其市場開拓變得困難。這兩方面因素使得出境展覽市場向新興國家轉移。任恩杰指出,盡管如此,歐美仍然是目前出展的最大市場。
由于歐美市場比較成熟,市場需求比較穩定,對于產品要求更加嚴格,價格會壓得更低,對于參展企業而言,整體競爭激烈。而一些新興國家如印度,隨著其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增多,展會所需的市場與產業也正在形成。并且,由于新興國家的市場還未成熟,存在很多機遇,競爭也相對較少,因而一些企業開始挖掘這塊市場。
展會專業化加強
《報告》指出,展覽市場專業化程度逐步加強,展覽市場綜合類展覽會和展銷會數量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有專業細分的展覽會。
綜合性的展覽會盡管規模很大,但實際上對單個參展商而言,其所面對的專業觀眾不一定多。并且復雜的觀眾群也給參展商識別所對應的專業觀眾帶來了困難。業內人士表示,所有的展覽會都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參展商會無所適從,觀眾也不知道該不該去參加這個展會。即使展覽會定位為產業鏈,也應該選擇產業鏈的某一段。一個展覽會如果主題定位不清晰,是不能夠長期發展下去的。“一個小規模但專業細分、主題鮮明的展覽會,主辦方在專業觀眾的選擇上更精準,能夠促進買賣雙方之間彼此認知或達成交易,這樣的展覽會比一個綜合類大而全的展覽會更具有吸引力。”。
展商動態更新時間:2014-01-23